山之記行 — 羌虎登山嚮導訓

鄭侑青
23 min readOct 9, 2020

--

結業式時,大家迫不及待下山享用人間食物,Eric大哥一席話,讓我在未分享就熱淚盈眶。他說:「我們人都有高估自己的時候,高估時就會產生風險;也會有低估自己的時候,但就會流於有點假掰,一個人如果要成就什麼事情,盡量把高估和低估的值拉到最接近自己真實的樣子。」

在山上九天八夜,到底都做了些什麼,踏回平地的那一刻,生活的慣性、習性隨之而來,很容易就忘記在山上和自己的對話,趁著下山不久,趕緊記錄下來,否則可能就像北印和西藏的記行,遲遲難產。

9/29 二

抵池上,吃一堆美食,完全愛上池上,走在陰雨綿綿伯朗大道附近,很早就寢,推薦大家鋤禾日好,一家床非常鬆軟佈置也心儀的民宿。

直到出發前都還在整理行囊,打包技巧0分

9/30 三

13:00 始業式,目的是訓練可以獨立自主登山的嚮導。

很榮幸可以成為全戶外課程的第一屆

14:00 營地選擇和搭帳,分組讓大家搭外帳,介紹不同的帳篷。

登山杖和繩結都可以幫助搭設外帳

16:00 用火和炊煮,介紹不同的爐子,國外瓦斯太貴所以使用液化爐,用去漬油因為比較省,但也需要常清理。

19:00 登山體能 — 元植(太精采了會另成一篇)

這是九天的課表

10/1 四

8:00 登山常用裝備和器材

「起得比雞早、睡得比豬晚、幹得比狗累」,你是晴天嚮導還是雨天嚮導?大家想要的和嚮導能給的是否一致?「不要拿我的地圖去走你的路,不然你可能摔死。」

好喜歡噴泉教官的中二,是嚮導必備的特質

無線電專門求救頻道:145000。可用鎖死鍵不會搞混,43開頭的像餐廳KTV,距離不遠;山域用14開頭。誰留言給誰,over。

接下來讓我們分組去找東西,需要知道座標,下載山林日誌,四種座標都要懂

10:00 山域氣候研判 —嘉明湖人物 看板阿克

兩個App:中央氣象局W、Windy
山下壓力比較大所以大家跑到山上來。

13:00 野外急症處置

野外的定義 — 現場到最終醫療單位的車程超過2小時。外傷清創、固定包紮、內服藥物,一公升加10cc優碘可以消毒。
起水泡的處置?
扭傷首先要判斷:可不可以受力、穩不穩定
RICE急救法:Rest Ice Compression Elevation

14:00 骨折

完整、舒適、扎實。副木超過關節、不能有壓迫點、夠包覆。用扁帶示範背法 — 美國通用,為能直接確保和溝通方便,救難系統和國際接軌。

18:00 糧食檢查和背包裝填

一天要攝取自己體重每公斤幾克的蛋白質,每天糧食重量別超過一公斤。紅糖可用於失溫,生鮮:玉米筍、海帶、芭樂、小黃瓜、芹菜。輕、體積大的放下面,重心墊高,重的靠後背。

中秋節上山前的第一張全員合照

10/2 五 迷途處置+出任務

到向陽山屋自己走,重裝17.35,102分鐘,一小時約莫3公里、每爬升300要加一小時,此算法比較符合國外地形。

7/18單攻後又回到嘉明湖

10:00 向陽山屋討論

風險管理:失溫、迷途、扭傷、滑倒、高山症、拉肚子。從某事件或行為去推估可能的風險,即便發生的機率可能不大。
人事地時天:誰、事件或風險、地點、時間管理/季節、天候或運氣(看食指中指間是否有倒三角形推估好運)
壓隊嚮導:有通訊功能、掌握速度、負重能力。
不需過度擔心但要知道發生事情時怎麼處理。
假使天氣不好沒穿雨褲,褲子濕鞋子濕無法換,嚮導的任務就是按照可能會發生的風險先行告知,但也不用過度擔心。台灣嚮導約1:11,實際上應該要1:5。

大家走了一天後到嘉明湖山屋,路上遇到參加人車接力路跑第四名的外國人

18:00 PAC

Portable Altitude Chamber,高山症發生時,進去會讓你有假裝下降1500公尺的感覺。6.7年前,140公斤的人被救,有一個董事長募款向澳洲訂購100個,自己先自掏腰包800萬,後募款不足的也自己吸收。很多山屋的PAC被放置垃圾或保存食物,每次折疊其實要用不同地方,讓摺痕不明顯才能保存更久,嘉明湖這個救了一個高中生和兩個大學生,一個8萬值不值得?

18:40 山屋禮儀

對環境的介紹:廁所、廚房在哪
對環境的尊重:垃圾、廚餘怎麼處理
對人的尊重:頭燈的角度、打包的音量
雨天時鞋子怎麼弄乾淨,鞋子不穿上去上舖
拿錯各種東西說自己失憶
有時當自己不缺就不會想到別人

19:40 今日狀況討論

11:11–15:40 約四個半小時走到嘉明湖山屋
當非自願性獨攀發生,人員的交接處理?
不是全部都交給壓隊的就好,當隊伍慢了應該要去跟的是最慢的人的速度,解決他的問題才是解決全隊的人的問題,如果速度忽快忽慢可能導致抽筋,或是走在前方的人開始冷。要考量的是分隊能力,如果沒有辦法分隊就都走在一起,採取最保守的方式,除非對於路段和天氣有十足掌握,就能分隊。

「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直接透過模仿就成功」
嚮導可以有哪些額外能力?幫忙拍照、生態解說、提醒各種地形。不管之後有沒有要考嚮導,都不要把事故當故事。

狀況題:三個嚮導帶了8個人,一個人不見?
怎麼分配人力?
出去的人需要帶些什麼?
先資訊搜集,最後在哪裡看到他?穿怎麼樣?
無線電、爐頭、急救包、避難帳、繩子、頭燈、吃的東西、保暖衣物、熱水

噴泉說當他人生要做什麼重大決定就會去縱走,因為山會告訴你答案

10/3 六

山屋出發 — 南二段 — 新康山(腰繞2900) — 下到拉庫音溪

行進線對著目標,方向轉到地圖北方,就可得到方位角,還可用現地判斷,如果只用航跡不用現地對照是不合格的,兩山頭中間的地形是鞍部。

對於這一整天最煩悶也貼切的就是,不知道方向時根本無法走,雖說路是人走出來的,但這種迷惘和徬徨真的會讓人很焦躁,但找尋的過程回想起來是有趣的,正因為「路是自己走出來的。」

帳篷整個是斜的,取水過程也非常有趣,看見彷彿忘憂森林的地形

10/4 日

7:00 繩結課

十種繩結:死結、單漁人結、雙漁人結、8字結、雙8字結、8字結回穿、普魯士結(搭配雙漁人結)、平結:上者恆上、雙套結:第二圈壓過第一圈從X中間出來、蝴蝶結:第一條穿過第二條,最右邊再穿過第三條。

9:50 出發
10:00 停下討論路線

山頭、鞍部、稜線的走向去判斷位置。現地判斷,找出自己目前的座標,獸徑可以讓你找路,腰繞。

約莫5:40抵營地,走了七個小時,其實行進距離並不長但心有點累。

9:00 夜間獨處

讓自己如何不要陷入這種境地,環境溫度約莫8度。

用這兩樣東西度過寒夜裡的三小時

10/05

7:00 夜間獨處的討論,大家分享昨天的心情

失溫:牙齒顫抖、意識模糊、神經錯亂,失溫的關鍵會是風和水。如果昨天晚上六點還在大分那個位置的話,很難到營地,就連布農族的獵人到了晚上就是休息,因為夜晚不好做現地判斷,沒有月亮和在森林的獨處又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情境。

迷途處置的STOP:停下來、思考、觀察、計畫。Stop Think Observe Plan

用劍竹或攻頂包隔絕冷空氣,袋子應該從上面套,腦的保暖最重要,腳冷不會影響生命。

8:00 討論昨天行走狀況

昨天的路其實不到真的很難,有些更困難的會需要用鑽的、爬的,傳統路線可以走16格(公里),昨天才走兩格多,外掛東西容易勾破,非傳統路徑即便看到人為記號也要懷疑,可能只是他人找路的過程。如果在昨天的路程中需迫降,嚮導要做什麼事?盤點食物和水,確定隔天的水源,遇到狀況思考隔天的應對狀況而有特殊發明,這是爬山有趣的地方。困難地形要放600cc的救命水,最困難的時候再拿出來喝。

嚮導和大家討論及對話的時機?

看隊員組成來判斷,將課綱融入實際演練,教導大家風險管理。領導統御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,如果在室內上完全無效,要有實際情況讓你學習人員的分配和計畫並指派,掌握整個情況。當下就要做決定,大家可能都有盲點,如果有人更懂就一起討論,如果沒有人懂就自己決定,沒受訓前到受完訓後,你的決定和處置會不會不一樣,這就是成長。

9:00 困難地形通過

先練習水結,做一個自己的吊帶,腰間或腰後打平結。

10:00 到了一個高度,找直徑20公分的樹幹作為確保

或是不同的樹幹來分力,但盡量不花太多時間在過地形上,如果是救難可能會繞三拉二,但目前只是讓隊伍通過所以應該一圈就可以,在固定處打一個水結,上鉤環,不讓繩子和繩子摩擦可能會斷裂,使用義大利半扣勾在裡面,繩結是可以滑動的,若不打這個扣,拉的人要承受下去的人的重量,義大利半扣可以省力,八字結上環後確定上鎖後垂降。

第二種方式垂降,自己綁義大利半扣下降,記得慣用手務必在後方,撿東西或撥開樹枝都不能用慣用手。

12:30 ICS搜索課程

情報搜集:穿什麼、他帶著什麼?
組織分配:誰留守、如何分配任務,第一次會分快速搜索組(任何可疑的人為足跡),到最後遺失的地方標記座標後回報,後勤組、媒體組。指揮組:1人、 作業組:3人、後勤組:1人、媒體組:1人。實際情況不太可能6位,大家要把工作分配掉。一個半小時,成年人的狀況,國外會畫出一個範圍的半徑,搜救員的五個安全:自己*5,自己的安危永遠是最重要的。開始分兩隊搜索,小葉上兩次花3–4萬。

13:30 找到第一個線索後討論

地毯式搜索的關鍵間距會因為地形而改變,夜間搜索更容易看到燈和足跡。

13:45 繼續分組往前找線索,三四張線索之後,15:00 找到傷患,詢問如何處理、求救、傷口意識。

15:45 回到營地
18:40 回帳篷(似乎就開始睡了)

10/06 二 整路都在走

5:13 出發

6:53 抵拉庫音溪營地(1:40)

切記不要留下讓其他人一眼就看見的生火足跡,否則就是用石頭圍起一個圓讓大家知道範圍就是在這裡,火裡面沒燒完的垃圾一定要處理,灰燼也應該要隨風飄,需要幾種形式的木材,搭建時有技巧,都搭好之後還會需要火種,可以用芒草花、二葉松的某部分及松蘿來當,或是奶油、洋芋片和橄欖油也可以。

7:15 出發
10:18 三叉路口
12:33 抵嘉明湖山屋
13:00 出發
14:20 向陽山屋
15:30 討論時間分配

有沒有能力將公里和時間切割出來?怎麼安排3.5小時,知道自己的極限值在哪邊?

整路都在走,走了26.7公里的一段路
上升海拔約1000公尺,穿越各種地形

16:15 傷口診斷

如果是對稱的器官就比較一下。把褲子剪掉是其中一個步驟,山岳界很怕單獨,如果可以就找人一起,傷口腫了可用水冰敷加彈繃;先包濕彈繃或布噴瓦斯15分鐘,做個數回;肌樂也可;只有彈繃就只能彈繃加壓。

傷口處理好之後怎麼下去?肩揹法、輪流陪伴行走。

16:55 向陽出發

傷患陪同行走,討論是否分隊?後來走到七點下山。

10/07 三

8:00 高山症的認識與處置

高山面臨什麼樣的環境?低溫、低壓、低氧
高度多少會發生高山症?2500公尺以上較容易
高山症分類:路易斯湖急性高山症評分系統
急性高山症(AMS):頭痛、噁心、嘔吐、沒胃口、頭暈、疲憊、虛弱
處置:停止上升高度、休息、氧氣、藥物,休息後未改善則下降高度
高山腦水腫(HACE):嚴重頭痛、連續嘔吐、步態不穩、意識改變
高山肺水腫(HAPE):經休息後仍喘、運動表現與平時落差大、疲憊虛弱、胸悶、咳嗽、呼吸心跳過快、呼吸時至少一邊肺部有囉音或喘嗚聲
處置:立刻下降高度(500公尺就有顯著改善)、氧氣、藥物、加壓艙
雖不一定都是高山症,可能只是單純感冒,狀況發生可先詢問:當天爬升高度?睡眠狀況?水是不是喝太少,攜氧量不足?行進間約莫補充1.5–2升的水
高山症預防:用藥(詢問醫師)、出發前身體狀況、上升速度不要過快、爬高住低(透過不斷來回讓身體適應高度,台灣不太可能)

高山症黃金定律:得了高山症沒關係,死於高山症卻不應該。但任何在山上的狀況都要先認定為高山症,以避免情況惡化,高海拔超過6小時較容易,絕對不要帶著急性高山症繼續上升,症狀惡化立刻下降高度,絕對不要讓有急性高山症的人落單或讓新手陪同。

是人為因素還是人為因素?不要上山就不會有高山症?死於高山症的人不多,較多是迷途和墜崖,但也不排除是高山症的因素所致。

9:00 失溫的辨識與處置
輕微失溫和嚴重失溫的判斷可以意識來區分
處置:隔絕帶走體溫的因子、可能的話換乾燥衣物、熱水與食物(游泳池的回憶)
失溫預防:至少有一件乾的保暖衣、保持水分與食物充足
在山上:未餓先食、未冷先穿,換乾的,要包尿布預防失禁,用兩層睡袋回溫,暖暖包不好用因為可能會燙傷,可用熱水瓶取代,最後外帳摺角預防溫度散失,包好後還是要有人觀測心跳。

10:00–15:00 拉庫拉庫溪、八通關古道和石板屋:沙力浪(也另成一篇)

15:00–18:30 登山計畫擬定撰寫與糧食準備

自行炊煮糧食要點:食物均衡、體積、保存。
記得準備自己愛吃的,不要留下廚餘
運動消耗卡路里計算機,重裝健行200–300大卡/小時
估算一整天的糧食當成燃料,男生600–1000克,女生500–800克
行動糧的必要性,行進間有效率隨時補充各種營養素,包括熱量、電解質、水等,食物也可以是修補受損細胞的原料,只吃天然食物,少吃加工食品,以免引起身體發炎,降低戰力。
蛋白質:人體能消化及利用的胺基酸有20種,不能自行生成,必須從食物額外攝取的有9種,肌肉修補3種必須胺基酸,合稱為BCAA。雞蛋、豆類、菇、堅果、乾乳酪、乳清蛋白。登山運動的強度不比三鐵,BCAA可能非必要,且可能有點貴。
好的脂肪:橄欖油、酪梨、奇亞籽、含油脂的魚肉、椰子油(易凝固是好的選項),讓身體激素得到平衡,幫助身體吸收脂溶性養分。避免壞的脂肪,不健康的動物脂肪、精煉的蔬菜油,可能讓身體易發炎。
運動與維生素:A到E都很重要,可帶綜合維他命來補充。
礦物質:鉀鈣鎂鐵鋅都很重要,盡量可從原型食物攝取,或綜合維他命。
纖維:填飽肚子不容易餓,可正常排便,一顆蘋果+一把堅果或一袋洋芋片,高纖食物有效降低血糖到正常值。水非常重要。

炊煮方式與料理時間

幫三十個人準備食物可能從兩點半開始到六點,食物的保存很重要,腐肉和爛菜可能引起食物中毒。

登山計畫流程:情報搜集、隊員募集、行程確立、計畫執行、糧食採買、登山開始。

對這篇深有所感,因為這是我上山帶的糧食。

也因為幾乎沒開伙被認為怪女子

這次登山後發現的新寵兒:乾燥飯。

加熱水即可食用,味道也不錯,讚讚讚

討論題:— 大小劍的計畫擬定 —

隊伍有六個人,三新三老,從來沒用過瓦斯爐頭,要幫他們準備糧食,估算出時間、算出每天上升、下降多少?帳篷、水源問題?如果沒有水那從哪裡開始揹?明天多久後才會遇到水源?困難地形標示出來,需不需要給加權時間?盡量避免摸黑。

愛用百岳足跡APP和健行筆記APP。

10/08 四

7:30–9:30 登山,法律與責任

不合理就去衝撞,不要怕法律,「和我沒有關係的事情我就假正義,和我相關的事情我就當卒仔?」生活就一定會有或大或小的法律問題。

失控的登山環境

登山教育誰做?無時無刻都應該做,政策的事情應該是由上而下,不應該是挾帶強大民意。如果你不做,分母就是0,如果你做了,就有可能越來越好。

9:30–11:30 戶外活動風險管理與討論

Round 1

第一天出發肉沒帶到?
第二天下午鞋子開口笑?
過溪時滑倒導致全濕?
習慣拉樹枝因重心不穩?
連續三天一直跌倒?
一直開航跡沒電然後沒有行動電源?
沒有錯的處置只有最恰當的處置。地圖破了一個洞還可以用,手機如果當機或沒電就無法導航,地圖和指北針非常重要。

Round 2
因未預期狀況隊伍可能必須迫降?
找路時新手下背包單獨出去?
天候不佳在帳篷裡炊煮?
上坡五百公尺開始穿戴護膝可是並沒有痛?
反應腳趾頭很痛?
八天縱走第三天,有隊員上吐下瀉?

Round 3

走了兩小時,速度越來越慢,跟前面隊伍距離變大?
邊走邊戴耳機聽音樂?
喑啞人士?對話的方式要有所改變
晴朗天氣,背包很潮濕會滴水?
邊走邊滑手機?
休息時,背包重心不穩掉下崩壁?
抵達嘉明湖山屋後反應頭痛想吐?
僅能告知風險但還是要尊重個人行為

Round 4

休息時覺得很冷?
紮營時發生少一根營柱?
背包外掛一顆睡袋?
隊員腳痛決定拆隊,剩5K還有半小時天黑?
鞋帶一直掉,怎麼綁都綁不好?
背包超過20K,是三天兩夜的簡單行程?

影響戶外活動風險高低因子

人:人數、觀念、技術、體能、舊疾、新舊比、男女比、嚮導比
事:行程、天數
時:季節、天候、早黑晚黑
地:植被、渡溪、崩壁
物:十大必備裝備、技術裝備
活動前:交通、人員組成、體能狀況、行程選擇、氣象預報、裝備
活動中:身體狀況、配速、分隊、天氣變化、通過困難地形
意外事件發生後:未受傷人員的安全、是否救援,先穩定好原本的隊伍,如果可以的話自己先處理掉就不會動用到社會資源

對待風險該有的態度

你的安全是你的責任
重點在於控制可能的風險
以當季可能遇到最差天候狀況來準備準備
學會判斷事件緊急性
勿以高風險的方式處理低風險的問題(直升機處理經痛)
撤退的勇氣
出發前留下四張照片(裝備、糧食、衣著、鞋底)

11:30–12:30 課程討論與結業式

獨當一面的嚮導需要有什麼特質,每國的規定都不一樣,中國的話要考三年的揹工之後才能當嚮導,大家如果都知道自己追尋的是什麼,能一起提昇的話,台灣的嚮導就不會這麼廉價。

要常常問自己「我是誰」,一直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裡,這樣才能持續前進。

結業式的感言時,不知為何哭到說不出話來,有點像以前團契小家分享時總是未說話先落淚,可能是九天八夜蓄積的情感,但其實更多是佩服這三位教練的人生態度,不僅是自己領域的專家,更希望將最好的知識交給我們,為了能讓更多人見識到山的美好,並在出發前懂得各種風險並能加以判斷,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登山人。我知道我大概不會是位很好的嚮導,但真的很榮幸參與這次的課程,看見三位的生命是樂在工作並為興趣而活的那種熱情,足矣。

筱凡也提到,她喜歡登山是因為登山可以「有所選擇」,當山下煩悶的值累積到一個地步,就往山上走吧,那裡會有驚喜等著你。

謝謝耀禾、噴泉及小葉

--

--

鄭侑青

The road not taken. 記行,那些未曾走過的路。